找到相关内容62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莲池大师《普劝念佛文》释义

    上乘;下根修之,亦不失为下乘,乃度人一大慈航也。顾玄门中,往往辟之,余幼时观慧命经,先入为主,极不喜。中年阅诸大乘经典,及修净土家数十种,罔不引经据典,切切谆谆,教人念佛往生。言弥陀立四十八,以度众生...”的意思是归向,南无阿弥陀佛,就是一心一意归向先天一念未生以前光明清净的大心,这样就可解脱一念已生以后罪恶的束缚。且阿弥陀佛曾发大,要把所有众生本有的光明清净心结合起来,建立一个无量光明绝对清净毫无...

    唐湘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3342506.html
  • 夏莲居居士的生平与著述

    四十八为目。以二十四章含四十八,文约义丰,诸译所具之弥陀胜愿,备显无遗。心精力果,悲智并运,稿经屡易,方庆告成,名为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。并同时著有《会译引证记》、《校经随笔》。初竣...无可恋,死亦奚足厌?本来无生死,生死由心现。”“了知诸法空,始信一切有,西方有极乐,有佛无量寿。”(《大病中口占二偈辞世》)相信只要信坚固,即使病终,亦定往生西方。于是咬钉嚼铁,心坚逾钢,置生死于...

    张景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1342700.html
  • 广公上人事迹初编(附神异篇)A

    所以能开悟,了生死。现在的人多不想吃苦,也不相信佛、菩萨为佛法而舍命的道理,因此入道很难!’他说:‘过去的佛、菩萨,各各愿力不同,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,药师佛有十二大......,修行人应该效法佛、...台湾佛教受日本神教影响,已是僧俗不分,我与台湾有缘,将渡台建道场度众生,以我此身,为修佛范,以挽佛教狂澜,重归正轨,此乃吾,汝须谨记。汝抵台后,尚有一段苦尝,恐汝不堪忍受。’余答:‘台湾如我当去,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0742816.html
  • 徐恒志:书简节录

    仗阿弥陀佛四十八的他力加持,加上自己信内薰,感应道交,便能不断惑业,横出三界,普令含识,同出生死,畅佛本怀,故此法门称为‘教内别传’。大乘无量寿经上说:‘彼无量亿诸菩萨等,皆悉求此微妙法门,尊重...目前似宜从‘观心’下手,因反观自心,才能启发觉性。观心是根本法门。不观自心,不识自己本来面目,学法很难得到真实受用,共勉之。(答安徽鄞金祥居士)  人生在世,多被无始以来的妄想、业习所纠缠,以致流浪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042867.html
  •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(六)

    即成就阿弥陀佛者)的四十八,或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来发愿而已。他们没有自己的意见,只捡些现成的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要遵循自己所发的誓愿当然是很不简单的。  佛在我到达菩提迦耶之前,我告诉许多人我要去...得服用医师开的药。  佛把佛陀当正士想。佛陀布施给我们的,不是物质上的财富,而是能长养我们智慧的佛法。  佛最后一项,是做“正法长久住世”想。    以上的“六想”都需要靠专注的思惟来维系,没有...

    陈健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143017.html
  • 禅净合一流略(三)

    唯念阿弥陀佛,即得往生净土。又说:摄取念佛众生而不舍。《无量寿经》三辈中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得生于彼国。又四十八中别发一: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誓不取正觉。《般舟三昧经》记载:阿弥陀佛于定中答行者之间...深妙禅门。弥陀法王四十八,以名号为佛事。”又《华严经》说:“一切诸佛无上菩提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而生。”《法华》、《维摩》等经亦说以音声,语言作佛事。   接著罗列禅徒邪见:当今学者斥佛之像容为有相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943080.html
  • 禅净合一流略(五)

    四十八后序》序列法统说杨杰是临济正统,王古是云门正统。二人本是居士中鼓吹禅净合一的大将,而今特点出彼人禅宗“正统”之地位,用意一目了然:你若不同意禅净合一,则非正统!小小花招,令人不得不从。   再若清...心法晦如方木入圆窍也,随机羯磨出而律学衰如水添乳也,指月录盛行而禅道坏如凿混沌也,四教仪流傅而台宗昧如执死方医变症也。”   <梵室偶谈>“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,但具信,则参禅即净土行也。”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4143082.html
  • 唯识法门与心理健康

    所是精神成长之路   唯识学强调善行的培养是建构精神生活的资粮,这是实现菩萨行愿的基础。佛教学术上,把净土宗列为有宗,把它跟唯识放在一起,显然是有原因的。因为极乐世界是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变现的,从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3543661.html
  • 弘一法师与念佛法门

    法时,见惑即断。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中有云:‘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若起想念贪计身者,不取正觉。’诚言如此,所宜深信。)但众生根器不一,有宜一门深入者,有应兼修他行者,所宜各自...无量寿》佛经亦云,欲生彼国者,应发菩提心。” 这个“菩提心”就是“常应抱积极之大悲心,发救济众生之宏愿。……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,代其受苦。所谓一切众生者,非限一县一省、乃至全世界。……故虽经过极长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0943685.html
  • 禅宗六变(四)

    为自力,佛之本愿力加被力为他力。大乘佛法中,净土宗为极端他力成佛派,《无量寿经》说阿弥陀佛四十八中第十八曰:   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。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,唯除五逆,...五祖遂唤秀上于堂内,问:“是汝作偈否?若是汝作,应得我法。”秀上座言:“罪过!实是秀作,不敢求祖,和尚慈悲,看弟子有小智慧,识大意否?”五祖曰:“汝作此偈,见即未到,只到门前,尚未得入。凡夫依此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0243739.html